书接上文,缘生在东京浅草寺的一家古董店中,发现了一件前清的香盒及沉香。虽然缘生一心想要将其带回祖国,但店家却坚决不卖。无奈之下,缘生只好退而求其次,在店里结缘了一些沉香。缘生发现,古董店中的沉香品质虽高,但价格也相对昂贵,如果不是为了收藏,最好还是去专门的香堂购买。

缘生:东京香堂的分类与“培植料”
在东京的香堂中,缘生注意到日本人对沉香的分类非常细致。每个沉香的产地、种类和价格都清晰地写在标签上,而且使用的是汉字,即使完全不懂日语的香友也能轻松看懂。此外,缘生还在这里发现了人工沉香,日本人称之为“培植料”。这种沉香价格比天然沉香便宜许多,标签上也会特别注明,方便消费者选择。
尽管东京的沉香资源丰富,但缘生并未在此久留。考虑到京都在日本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缘生决定前往京都一探究竟。作为日本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京都曾是日本长期的首都,其沉香资源和传世香堂丝毫不逊色于东京。
缘生:京都的古韵与香堂
从东京到京都,乘坐新干线只需两个多小时,非常方便。抵达京都时已是夜晚,缘生选择在一家民宿休息。民宿的老板娘非常热情,听说缘生是从中国来寻香的,特意在地图上标明了京都各大香堂的位置。缘生好奇地问她为何对香堂如此熟悉,老板娘笑着回答,自己也是香道爱好者,曾拜在日本香道流派御家流的门下学习,现在还经常参加香道聚会。她还热情邀请缘生两天后前往奈良,参加日本香道协会举办的活动。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缘生走遍了京都的大街小巷。与东京相比,京都的香堂显得更加传统,许多老店都是香道流派的下属单位。缘生感叹,日本香道在商业化和传统文化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在这里,缘生收获了不少高品质的沉香。有些店主听说缘生来自中国,好奇地问:“中国人真的只爱手串吗?”缘生笑着回答:“不,熏香和合香在中国也很受欢迎。”
缘生:奈良的香道活动
两日后,缘生前往奈良参加日本香道协会的活动。这场活动在缘生看来更像是一场文化宣传。在一间铺满榻榻米的日式房间中,一位穿着和服的老夫人正在表演隔火熏香,周围的人们安静地跪坐着观赏。除了缘生,现场还有几位外国人也正襟危坐,显得格外认真。
表演结束后,老夫人将香炉依次传递给在场的人品闻,并要求每个人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心得感悟。缘生在书写时偷偷观察了一下周围,发现除了几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其他人用的都是汉字。缘生写的内容,他们也能看懂七八成。这让缘生深刻感受到,香文化确实是连接中日两国的一条重要纽带。

缘生:总结与感悟
通过这次从东京到京都、再到奈良的寻香之旅,缘生不仅收获了珍贵的沉香,更深入体验了日本香道的清雅与寂。京都的古韵和奈良的文化活动,让缘生对香道有了更深的理解。缘生认为,香文化不仅是中日两国共同的文化遗产,更是一种跨越语言和国界的精神纽带。
缘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香友踏上寻香之旅,不仅是为了寻找沉香,更是为了感受香道文化的魅力,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无论是东京的香堂,还是京都的古韵,亦或是奈良的文化活动,都让缘生深刻体会到,香道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