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生警示:沉香拍卖会暗藏风险,假拍与鉴定费陷阱需警惕
在沉香文玩市场上,造假现象屡见不鲜,使得部分沉香爱好者更倾向于通过参加沉香拍卖会来确保购买到真品。然而,缘生近期发现,沉香拍卖会也并非一片净土,同样存在着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
顾先生,一位热爱沉香的爱好者,近日在一家网上竞拍平台上看到了一块奇楠原材。深知奇楠作为精品沉香的价值与稀有性,顾先生迅速与竞拍平台取得了联系。平台工作人员建议,在竞拍前邀请沉香文玩专家对拍品进行鉴定,以确保其真实性。当然,鉴定费用需由顾先生承担。为了谨慎起见,顾先生支付了2000多元的鉴定费,请平台帮忙找人进行鉴定。
大约3个小时后,竞拍平台的鉴定报告出炉,证明正在拍卖的奇楠原材确为真品。顾先生放心又高兴,正准备出价竞拍,却发现这块奇楠原材不见了。平台工作人员解释称,是原材持有者反悔,将其从竞拍平台上撤下。同时,由于平台已出具鉴定报告,鉴定费不予退还。此时,顾先生意识到,这份鉴定报告已失去意义。

顾先生联系了其他沉香爱好者,发现有人与他有相同经历,开始怀疑竞拍平台存在欺诈行为。记者调查发现,《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自律公约》明确规定,拍卖前禁止向竞拍者收取鉴定费等费用。
熟悉拍卖行业内部的周先生透露,拍卖行业内的潜规则远不止“假拍”赚取鉴定费这么简单。对于沉香爱好者来说,选择有信誉、有口碑的沉香商家才是明智之举。缘生在此提醒各位沉香爱好者,参加沉香拍卖会时务必保持警惕,防范假拍与鉴定费陷阱。

发表评论